5月12日,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為貫徹落實《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財政廳關于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實施意見》,經市政府同意,我市計劃建立居民養老“雙機制”,主要內容包括完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機制,并適當增加了65周歲及以上參保城鄉老年居民基礎養老金。
計劃建立居民養老“雙機制”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其中,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和地方確定標準并全額支付給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計發系數確定。根據省有關規定和我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財力狀況等實際情況,我市確定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對65歲及以上參保居民予以適當傾斜。其中,年滿65周歲不滿75周歲的待遇領取人員,在現有基礎養老金標準上每人每月的增加額應不低于5元;年滿75周歲及以上待遇領取人員,在現有基礎養老金標準上每人每月的增加額應不低于10元。所需資金由市縣區財政按照2:8比例負擔,其中,利津縣按5:5比例負擔。
按照省統一安排部署,我市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將每5年至少調整1次,且不低于省定增長額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適時提出調整方案,報請市委和市政府確定;縣區基礎養老金的調整,由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縣區財政部門提出方案,報請縣區黨委和政府確定。
建立繳費年限養老金激勵基金
同時,為鼓勵引導居民早參保、長繳費、不斷保,對連續繳費滿15年(不含補繳年限)的參保居民,每多繳1年,在領取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時,每月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3元,所需資金由縣區政府承擔。
同時,執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省財政廳統一設定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檔次規定,全市最高繳費檔次標準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最低繳費檔次標準每5年調整1次。對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保留現行最低繳費檔次標準。
為逐步完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動態調整機制,提高居民繳費水平和保障水平,對選擇較高檔次繳費的人員適當增加繳費補貼,引導居民選擇高檔次標準繳費。根據我市現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檔次,對選擇300元、500元、600元標準繳費的,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對選擇800元及以上標準繳費的,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80元。繳費所需的繳費補貼市財政承擔,每人每年20元,其余繳費補貼由縣區財政承擔。鼓勵集體經濟組織提高繳費補助,鼓勵其他社會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加大資助力度。
實現個人賬戶基金保值增值
另據了解,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發〔2015〕48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18〕47號)規定,按照省統一部署,我市將開展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實現基金保值增值,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和基金支付能力。對未開展委托投資、留存在縣區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將嚴格按規定存銀行、買國債,不得違規投資運營。
建立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要任務,也是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廣大城鄉居民的切身利益。各縣區將按照實施意見要求,切實把政策落實到位,相關標準和政策也會及時報市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財政部門備案。同時,市人社局還將采取多種方式全面準確宣傳政策,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讓參保居民形成合理預期。
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該政策于5月7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自2019年1月1日起至本實施意見實施前還會對年滿65周歲及以上待遇領取人員年齡傾斜增加額進行補發。
?。ㄓ浾唛Z雯雯通訊員袁霞報道)
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
●完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機制。
確定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年滿65周歲不滿75周歲的待遇領取人員,在現有基礎養老金標準上每人每月的增加額應不低于5元;年滿75周歲及以上待遇領取人員,在現有基礎養老金標準上每人每月的增加額應不低于10元。
按照省統一安排部署,我市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將每5年至少調整1次,且不低于省定增長額度。
●建立繳費年限養老金激勵基金,同時對選擇較高檔次繳費的人員適當增加繳費補貼。
對連續繳費滿15年(不含補繳年限)的參保居民,每多繳1年,在領取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時,每月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3元。
根據我市現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檔次,對選擇300元、500元、600元標準繳費的,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對選擇800元及以上標準繳費的,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80元。
●實現個人賬戶基金保值增值。
按照省統一部署,將開展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實現基金保值增值,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和基金支付能力。